本項目完成后,將建成年產 10000 噸規模,其中:玄武巖連續纖維(7 μm 以下)200 噸;玄武巖連續纖維(7-9μm)200 噸,玄武巖連續纖維(9-11 μm)600 噸,玄武巖連續纖維(13-17μm)3000 噸,玄武巖連續纖維(17 μm 以上)6000 噸。
項目背景
隨著社會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諸多領域特別是高科技領域對復 合材料的性能要求不斷提高,加上鐵礦蘊藏量的逐步消耗,使尋找新的纖維 材料來取代玻璃纖維、金屬以及特殊纖維材料成為世界各國科學家近二十年 來潛心研究的課題。繼前蘇聯和比利時兩國之后,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 理研究所開發聯合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將連續性玄武巖纖維生產技術引入中 國,這項技術在國內經過近 20 年的發展,積累形成科技含量高、生產工藝 先進,與世界同類技術相比,處于國際先進水平。
玄武巖連續纖維(CBF),是以自然界存在的玄武巖為原料,在 1450℃~ 1500℃熔融后,通過鉑銠合金漏板高速拉制而成的連續無機纖維,除具有高強度、高模量等特點外,還具有耐高溫及低溫性能佳(-260℃~650℃)、 耐酸堿、抗氧化、抗輻射、絕熱隔音、防火阻燃、過濾性好、抗壓縮強度和 剪切強度高、適于各種環境下使用等優異性能,因此,玄武巖纖維可以廣泛 應用于消防、環保、航空航天、軍工、汽車船舶制造、工程塑料及建筑等領 域。連續玄武巖纖維被譽為 21 世紀 “點石成金”的綠色新型纖維。國內 玄武巖纖維生產技術已躋身世界前列,研發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 術、新裝置和新工藝,該裝備具有低成本、適宜用于規模產業化生產的特點, 這為我國在新材料領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指出: 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 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產業。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將玄武巖連續纖維(CBF)與碳纖維、芳綸、超 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UHMWPE)一起列為我國鼓勵發展的 4 大高技術纖維;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把無機非金屬結構材料的研發列為 了優先發展的重點領域。國家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認為: “玄武巖連續纖 維具有獨特的綜合性能和良好的性價比,是重要的基礎材料,應盡快開發市 場,實現規?;a?!蹦壳?,玄武巖連續纖維已被列為二十一世紀我國新 的戰略資源。
玄武巖連續纖維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 年修訂本)》中的 “第一類 鼓勵類”--“十二、建材”--“6、玄武巖纖維池窯拉絲技術”。
本項目符合國家相關產業政策,屬國家鼓勵發展的項目。